返回

保定唐县第二小学

保定唐县第二小学介绍

基本内容唐县第二小学  学校概述   唐县第二小学位于县城光明路,始建于1981年,是县文体教育局直属小学。学校在原枣园小学校址上改建,校园占地8.25亩,2004年改为现名。初建时有教职工11人,学生来源于枣园小学和原县师范附小,一至五年级各一个班,学生240多人,至2004年底,学校占地13.5亩,建筑面积5200余平方米,有教职工73名,27个教学班,2040余名学生。   25年来,学校规模不断扩大,从1982年招收两个教学班新生开始,之后每年新增一个或两个教学班,至1995年发展到“三轨”18个教学班,1996年后,受校舍所限,教学班“三轨”不变,班容量却在不断增大。1998年,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下,政府投资将全部平房拆除,兴建办公楼、教学楼各一栋,次年竣工投入使用,教学班由“三轨”变为“四轨”,解决了大班额问题。又经多方融资装备了多媒体教室、微机教室、艺术活动室、图书阅览室、电子备课室、实验室等功能教室。  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、德育为首的办学方向,以“德智双全、身心两健”为育人理念,着力开展“学会热爱、学会负责、学会自律、学会主动、学会方法、学会创造、学会劳动、学会交往、学会消费、学会健体”十学会育人活动,引领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,拓宽了素质教育途径。根据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创建了“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序列”活动,其实施方案荣获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优秀成果展评活动一等奖。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,学校重视教育科研管理,以科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,以科研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。现有8项省市县各级立项教育科研课题,保定市青年专项课题《自主型教学实验与研究》已结题。三年来,共有59人次获省市各类奖项,95篇论文、教学设计获省市专项奖或发表在专业报刊上。   学校办学成绩突出,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表彰。2002年,被县政府评为“文明示范校”和“文明单位”;2003年被保定市教育局命名为“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”、“优秀教育科研型学校”。   学校大事记   1981年学校创立,是县局直属学校,校名“唐县第二县直小学”,首任校长孙志辉。学校在原枣园小学校址基础上扩建,学生来源于枣园小学和唐县师范附属小学,设一至五年级5个班,教职工11名。   1982年,学校建立中共党支部,校长孙志辉兼任党支部书记。学校独立招生,首期小学毕业生毕业。   1986年,由县局投资、社会集资建成一栋太阳能取暖的教学楼,全校六个年级全部变成双轨,增至12个教学班,结束了班容量大,教室紧张状况。   1987年,学制由5年改为6年。   1989年,学校田径代表队取得首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成绩。电视片《二小一日》在全县教育干部大会上放映,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进行了宣传。   1990年,首任校长离休,种玉科同志任校长,兼党支部书记。   1991年,学校第一届田径运动会召开。青年教师张宏伟荣获省政府授予的“优秀教师称号”。   1992年,学校对平房教室进行翻建,于1995年完成。   1993年,胡菊芬任党支部书记,马成茹任校长。   1995年,学校由“双轨”改成“三轨”,增至18个教学班。校长马成茹荣获市“优秀校长”称号。   1997年,支文改被授予小学特级级教师称号。学校与唐县羊角乡中心校开展“手拉手”活动,2002年年底结束。   1998年,佘爱民同志受上级派遣,任党支部书记。县局投资拆除全部平房教室,兴建办公楼和教学楼各一栋并交付使用。   1999年9月,学校由“三轨”改成“四轨”,增至24个教学班。11月,学校一次性通过省政府的“普九”达标验收。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, “十学会”系列教育活动方案出台。   2000年,开展“自主学习、自主发展”研讨活动,《自主型课堂教学实验与研究》被批准为保定市青年专项课题。   2001年,学校增设政教处,后来更改为德育处。学校开展的“十学会”系列教育活动在保定市电视台进行了报道。   2002年,三至六年级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和英语课程。学校被县政府授予“文明示范校”和“文明单位”称号。   2003年,9月五年级开设法治课。学校历史上的第一部“章程”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批复实施。学校被市教育局授予“优秀教育科研型学校”、“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”。 同年,青年教师李瑞贤被授予市名师称号。   2004年,学校更名为唐县第二小学。11月中国教育学会、中国教育报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授予学校2004年度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称号。同年,保定市青年专项课题《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与研究》顺利结题。

保定教师招聘公告

保定最新教师职位招聘